王欣睿 牛蕓 本報記者 燕爍爍
“掃碼能查信用,亮碼好接業務!”日前,安徽省蕪湖市恒興財務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凌景興高興地對記者說。凌景興不久前與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高安街道白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會商時,用手機向對方展示了他所在企業的涉稅專業服務“信用碼”,憑借這枚綠色的二維碼,雙方順利簽訂了服務合同。如今,這枚小小的綠色“信用碼”,正成為蕪湖涉稅中介服務機構開拓業務的“通行證”。
據了解,這個“信用碼”是近期國家稅務總局蕪湖市稅務局探索推出的一項涉稅專業服務行業的信用管理措施。該局結合信用評定信息,通過電子稅務局為涉稅中介服務機構及涉稅服務人員發放專屬信用二維碼。根據企業和人員的信用積分從低到高分為TSC1—TSC5五個等級,分別對應紅、橙、黃、藍、綠五種顏色。這樣日常工作中,消費者和企業人員用手機掃碼,即可獲知涉稅中介服務機構和人員的資質信息、信用等級。涉稅中介服務機構則可將其嵌入企業網站、印制在投標文件、業務合同甚至人員名片上,為企業宣傳和拓展業務帶來便利。
為使“信用碼”措施落地生效,盡快發揮出促進當地涉稅中介服務行業規范發展的作用,該局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組織當地涉稅中介服務機構和人員舉辦了多期“信用碼”推廣使用說明會,請市場監管局和行業協會代表與稅務人員一起解讀“信用碼”的應用范圍及作用、介紹“信用碼”的申領和使用方法等。
“信用碼”自今年4月推出以來,蕪湖市已有416家涉稅中介服務機構進行了申領。
“剛申領時是藍色碼,有一些業務因此沒有談成。在稅務人員指導下,我們加強企業管理、規范業務行為,提升企業信用積分變成綠色碼后,業務咨詢量直線上漲!”蕪湖市睿恒財稅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趙翔說,現在企業每月都會對照信用積分指標審視業務行為,通過規范執業持續積累信用資產。
據了解,基于“信用碼”動態數據,目前蕪湖稅務部門構建起分級管理體系:對綠碼機構提供預約服務、容缺辦理等優待服務;對藍碼及以下機構建立申報異常、執業記錄不完整等12項預警指標加強風險管理,通過實施針對性核查輔導、“一對一”幫扶等措施,督促有關機構通過自查自糾提高管理能力,合規執業。
據悉,“信用碼”目前已在促進當地涉稅中介服務機構合規執業、誠信經營方面發揮作用,蕪湖市持綠碼的涉稅中介服務機構由63家增至253家。“這枚小小的二維碼,已成為蕪湖涉稅服務行業的誠信名片、機構拓展業務的‘金招牌’。越來越多的涉稅中介服務機構開始關注自己的信用積分,審視執業行為,加強合規管理,行業經營秩序因此得到了有效規范。”蕪湖市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