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福 彭雨龍 查莉莉 寧萱
稅務執法文書的規范送達,是保障納稅人知情權、確保執法程序合法的關鍵環節。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會面臨不少“狀況”。國家稅務總局分宜縣稅務局鈐東稅務分局局長易衛華告訴記者,送達執法文書的過程中,如果碰上納稅人地址變更未登記、電話不通或刻意回避等情況,程序上稍有差池,就可能引發爭議甚至影響執法效力。為切實解決稅務執法文書送達工作中的難點、堵點,有效防范因送達不規范引發的執法風險,新余市稅務局探索構建了長效工作機制,讓每一份文書依法、規范、有效地送達。
針對一線稅務干部對送達法律法規理解不深、操作細節把握不準的問題,新余市稅務局定期組織專項培訓,系統梳理《稅務處理決定書》《催告書》等文書清單,深入解讀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稅務文書電子送達規定(試行)》等法律法規、稅務規范性文件的具體要求,圍繞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留置送達、電子送達和公告送達等方式,結合正反案例,詳解操作要點、風險及證據固定方法。
“這類培訓非常解渴。”參訓的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稅收風險管理科負責人何云飛表示,此類專項培訓進一步強化了稅務干部的證據意識,讓稅務干部明晰了送達時間、地點、接收人情況、見證人信息等,務必清晰、完整、準確記錄在案,所有相關文書要按規定填寫、簽章并妥善歸檔,以便形成一條完整閉合、經得起推敲的證據鏈。
針對當事人刻意躲避拒收、電子送達狀態無法有效確認、留置送達時難以找到適格見證人等棘手情況,新余稅務部門建立了高效的協同解難機制。該機制由市局法制科牽頭,征管、納服、風控等部門及基層分局聯動,通過基層座談、梳理復議訴訟案例、分析督察評查問題,精準識別送達共性難點和個性問題,形成“問題收集—分析研判—分類處置—跟蹤反饋”的閉環流程。
當基層遇到難以獨立解決的復雜個案時,新余市稅務局法制科會迅速借助公職律師力量,依據法律法規和上級政策指引,為一線執法人員提供清晰、權威的操作指引和法律意見,指導其規范操作并有效固定關鍵證據。“比如,對于失聯的納稅人,我們會指導基層依法審慎啟動公告送達程序,并嚴格規范公告的載體、內容和期限;對于需要送達的電子文書和資料,我們要求送達人必須簽訂《稅務文書電子送達確認書》。”新余市稅務局法制科負責人鄧小斌說。
在新余稅務部門,從文書的起草生成、內容審核、送達方式選擇,到具體執行送達操作,以及最終證據的固定、保存、歸檔,每一個環節的責任主體和操作標準都得到了明確界定,確保了整個流程責任清晰、過程記錄、問題可溯。
“機制運行帶來了切實變化。”新余市渝水區稅務局下村稅務分局局長楊敏表示,最近他在處理一起納稅人登記地址無效的《催告書》送達時,通過協同機制明確了依法采用公告送達的方案,并在法制部門指導下嚴格履行了公告程序,完整留存了公告發布的所有關鍵證據,整個過程規范、高效,處理流程也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