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竹 何振華
數據顯示,90%科創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都獲得過創業投資支持,平均每家獲投9.3億元。目前,科創板引導“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風氣逐漸形成。在這背后,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收政策激勵作用不容忽視。根據現行政策規定,創投企業、天使投資個人投資非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和初創科技型企業,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享受對應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稅收激勵政策主要有哪些?
目前,我國支持創投的稅收激勵政策以所得稅優惠為主。
企業所得稅方面,對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非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24個月,下同)的,公司制創投企業可按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公司制創投企業的法人合伙人,可享受同等比例抵扣優惠,抵扣從合伙創投企業分得的所得。
其中,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是指職工人數不超過500人、年銷售(營業)額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應同時符合5個條件,具體包括: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成立、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接受投資時,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其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從業人數不低于30%,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5000萬元;接受投資時設立時間不超過5年(60個月,下同);接受投資時以及接受投資后2年內未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接受投資當年及下一納稅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占成本費用支出的比例不低于20%。
個人所得稅方面,對采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天使投資個人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同時,創投企業可選擇采用單一投資基金核算或年度所得整體核算中的一種方法,對其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創投企業的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的,個人合伙人從該基金應分得的股權轉讓所得和股息紅利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選擇按年度所得整體核算的,其個人合伙人應從創投企業取得的所得,按照經營所得項目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為鼓勵長期投資,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試點區域內的公司型創投企業,轉讓持有3年以上股權的所得,占年度股權轉讓所得總額的比例超過50%的,按照年末個人股東持股比例減半征收當年企業所得稅;轉讓持有5年以上股權的所得占年度股權轉讓所得總額的比例超過50%的,按照年末個人股東持股比例免征當年企業所得稅。
享受優惠需要注意什么?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5號),享受稅收優惠的創投企業,應當符合《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令第39號)規定或者《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關于創業投資基金的特別規定,完成備案且規范運作。
實務中,某私募股權基金90%的資金都投向了初創科技型企業,但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類型為“私募股權基金”,而非“創業投資基金”,導致其投資者無法享受稅收優惠。筆者提醒,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備案類型具有唯一性,已備案為私募股權基金的產品不可變更類型,企業可在相應的省級發展改革委進行補充備案,以滿足享受優惠的主體條件。
持續關注投資對象,是創投企業合規享受稅收優惠的另一關鍵事項。M創投企業為公司制創投企業,在2021年投資了一家具有中小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的科技企業,2023年該科技企業因專利轉讓喪失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而M創投企業沒有及時關注這一情況,繼續享受稅收優惠。最終,M創投企業在退出投資時被要求按投資額的70%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筆者提醒,創投企業要持續關注被投企業相關情況,定期跟蹤經營指標變化,包括研發投入、人員結構等核心指標,確保被投資企業始終符合稅收優惠政策要求。
哪些事項容易引發風險?
筆者梳理實務中的案例發現,部分創投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時,混淆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的適用規則,可能引發稅務風險。
具體來看,創投企業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被投企業在接受投資的時點如果未能同時滿足政策規定的5個條件,即使后期調整達標,創投企業也不能追溯享受優惠;如果滿足條件,但后期規模超標,創投企業也無法享受優惠政策。對于投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投企業,如果被投企業僅規模超標,不影響創投企業享受稅收優惠;若在投資時被投資方未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后期成功認定,創投企業可自認定年度起重新計算2年投資期限,期滿即可享受優惠。
在投資期限計算方面,合伙創投企業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起始日以被投企業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為準,僅要求合伙創投企業對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實繳投資滿2年。例如,某合伙創投企業2023年12月完成對初創科技企業的投資并工商變更,其法人合伙人在2024年1月實繳出資,2025年12月,合伙創投企業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該法人合伙人同樣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投資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則要求法人合伙人對該合伙創投企業的實繳出資也滿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