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 本報記者 程麗華 趙敬
在遼寧省莊河市,有一家以鑄造技術聞名業內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大連金河鑄造有限公司。公司成立23年來,連續9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不僅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成為船舶鑄件領域的“隱形冠軍”,更將誠信經營融入企業“基因”。近日,記者走進金河鑄造,探尋其如何以誠信經營和合規管理贏得市場與口碑。
“四流合一”,確保發票真實準確
走進金河鑄造的生產車間,一批批即將發往日韓的船用鑄件正在加緊趕制。今年以來,企業已實現出口收入2529萬元。
“一塊‘遼寧省誠信示范企業’的牌匾,為我們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增添了助力。”公司負責人馬廣華回憶與日本東芝三菱株式會社的第一次合作時說,“企業榮譽墻上‘遼寧省誠信示范企業’的稱號引起了客戶的注意,對方當場表示,與誠信企業合作讓人放心。”最終雙方達成合作,至今已帶來超過1345萬美元的訂單。
金河鑄造的誠信經營理念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公司財務辦公室,墻上張貼的《稅務合規操作手冊》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規范財務內控管理是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環節。”財務負責人劉文竹介紹,企業構建“監督+管理”雙防線,要求財務部門必須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處理各項業務,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并建立起監督審核機制,內部審核部門定期檢查財務數據,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賬證相符。“企業在開具發票時需要生產部門、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共同確認業務的真實性,堅決拒絕虛開、代開發票等各項違法行為;接受發票時,財務部門也會嚴格確認業務的真偽,確保合同、發票、物流‘三流’合一,支付資金時與上述‘三流’一致,從而做到‘四流’合一。”劉文竹告訴記者。
據統計,2024年金河鑄造累計拒收不合規發票23份,避免潛在風險超百萬元。
精細管理,研發成本有據可查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遼寧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在馬廣華看來,每一項榮譽的獲得,都意味著更多的投入和更強的競爭力。
馬廣華介紹,今年以來,金河鑄造共投入研發資金500萬元,預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60萬元。目前企業共獲得33項國家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研發費用的歸集上,金河鑄造同樣建立起嚴密的管理體系。企業建立“一項目一檔案”制度,針對研發過程中的人工費用歸集,每一筆都對應研發日志和研發人員考勤記錄,確保研發成本有據可查。這種精細化管理的經驗被國家稅務總局大連市稅務局作為典型案例編入大連市《高新技術企業稅務管理指南》,并在全市推廣。
“公司一路的成長,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幫助和支持,為我們提供信用狀態實時查詢、風險即時提醒等一對一服務,幫助我們準確理解和適用先進制造業企業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馬廣華表示,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船舶主機配套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生產的灰鑄鐵及球墨鑄鐵件年產量達2萬余噸,產品銷售量位居遼寧省第一、全國前列。
據了解,莊河市稅務局加強“一企一策”分級分類管理,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出口退稅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點對點推送。同時輔導企業進行研發費用精準歸集,防范涉稅風險,通過“定向推送—政策反饋—跟蹤輔導”鏈條式定制服務,為經營主體做優做強提供有力的“稅務后盾”,形成“政策紅利—研發投入—市場回報”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