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值”變產值稅務合規很關鍵
——柏宜電氣以稅務合規催生深層次管理重塑
走進柏宜電氣(銅陵)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械臂靈巧揮舞,將零件精準地送至各個工位;物流機器人來回穿梭,高效輸送原材料和配件,整個車間井然有序、智能高效。
柏宜電氣(銅陵)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應急照明設備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公司憑借多項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在行業內迅速嶄露頭角,員工規模擴展到600多人,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大關。談及企業發展的秘訣,柏宜電氣總經理于福業坦言,推動企業駛入良性發展“快車道”的關鍵,不僅在于技術突圍,更源于一場由稅務合規催生的深層次管理重塑。
柏宜電氣工作人員在成品檢驗區進行產品出貨前檢測。
從“管理之痛”到“合規之變”:稅務合規夯實發展底座
初創企業往往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短板,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在研發費用管理、政策適用方面問題較為突出,柏宜電氣也不例外。
“我們擁有核心技術專利,研發實力也不弱,但連續兩年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失利,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發費用歸集邊界不清、政策理解不透,被判定技術成果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不足,這讓企業倍感壓力。”回憶當時的情形,于福業感慨地說。
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成功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僅僅是一項榮譽,更是獲得實質性稅收優惠的重要途徑。研發費用的準確歸集和管理則是其中關鍵一環。“之前我們對政策理解存在誤差,在評審中屢次失分,企業上下都很焦慮。”于福業坦言。
轉機出現在一次稅務部門組織的科創型企業座談會上。會上,于福業反映了企業在申報過程中的困難和需求。會后,國家稅務總局銅陵市稅務局迅速響應,組織科技型企業“智匯享”服務團隊,為企業量身定制稅務合規提升方案,借助研發費用歸集模型工具,幫助企業自動生成輔助賬和申報表,逐步實現歸集規范、口徑一致、鏈條完整。
“以前很多費用是憑經驗歸集,現在有了標準模型,比如材料消耗按照BOM表(物料清單表)分攤、人工成本按照工時和考勤系統拆分,一目了然。”柏宜電氣財務負責人朱俊濤說。
在此基礎上,該企業進一步建立了“財務—研發”雙軌制審查機制,立項階段聯合評估技術可行性與預算匹配度,結項階段交叉核驗技術與財務數據,并通過《技術成果—財務指標轉化表》量化專利對收入的貢獻度,實現技術與財務精準對標,有效提升技術成果與主營業務的契合度,降低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關鍵指標失分風險。
柏宜電氣在生產環節運用先進的SMT(表面組裝技術)加工貼片技術,有效提升了電子組裝效率。
從“分散管理”到“研稅聯動”:內部機制激活創新動能
合規經營是企業穩健運行的基礎,而制度化治理則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柏宜電氣將稅務合規轉化為倒逼內控提質的內生動力,推動企業在內部治理機制上實現深層轉變。
在研發費用管理方面,企業構建了“三單匹配”制度:立項決議單匹配預算科目、支出單綁定技術參數、成果單關聯專利技術,使每一筆費用都有技術“來源”、財務“依據”。為解決項目分攤難題,企業還建立了動態工時分攤模型,結合項目進展節點、人員考勤與工時分布,自動計算人力成本比例,實現成本“按需歸集”。
在管理流程上,企業實現了從“技術評審靠直覺”到“財務指標有數據”的系統轉型,定期通過《技術成果—財務指標轉化表》對各項專利的投入產出比、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度進行量化評估,將研發成果真實轉化為經營價值。
“‘研值’變產值,稅務合規很關鍵。我們不僅僅是為了申報一個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更要通過這個過程倒逼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升級。”于福業表示,通過這一整套體系重塑,柏宜電氣成功打通了技術立項、財務管控和稅務申報三大板塊,實現了“研值”向產值轉化的閉環。
經過近半年的適應調整,柏宜電氣攻克了政策享受準確性、申報材料匹配度等15項難題。2024年11月,柏宜電氣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達1040余萬元,政策紅利實實在在轉化為企業創新投入。得益于扎實的合規基礎,企業納稅信用也由B級提升至A級,并順利入選銅陵市“科技貸”企業庫,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在招投標、融資、資質申報等方面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稅收紅利有效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數據顯示,僅2025年第一季度,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0%,新一代聲光報警器、防爆型檢測儀等重點項目加速推進,技術儲備顯著增強。目前,企業已擁有12項專利成果,其中包括2項發明專利和10項實用新型專利。
柏宜電氣SMT產線工作人員向稅務干部介紹SMT加工貼片技術運作流程。
從“政策獲利”到“市場加分”:合規經營贏得信任紅利
“稅務合規猶如蓋樓的地基,基石打牢了,客戶自然放心。這種信任轉化成訂單,體現了合規經營的真正價值。”于福業說。
通過稅務合規建設,柏宜電氣不僅打通了政策享受的堵點,也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自從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以來,企業訂單規模增長超過40%,先后與北京中科知創、青鳥消防等業內知名企業達成長期合作,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穩步提升。
稅務部門也在不斷探索更為精準的服務模式。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局長馮寶望介紹,該局組建科技型企業服務團隊,為重點企業配備“稅務管家”,為每戶企業建立專項成長檔案,涵蓋經營狀況、政策享受、信用評價、輔導情況等信息,動態跟蹤企業發展。同時,針對研發費用歸集、輔助賬目設置等易發風險點,定制科技型企業稅務合規手冊,開展“一企一策”合規培訓,幫助企業規范稅務管理,防范涉稅風險,形成“政策賦能—合規增效—創新反哺”良性循環。
“稅務合規不僅是企業抵御風險的‘護城河’、享受政策紅利的‘通行證’,更是激發創新動能的‘催化劑’。”于福業表示,未來,柏宜電氣將繼續深化研發投入與財稅協同,不斷完善稅務合規管理體系,朝著“兩年科技型中小企業、三年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目標穩步前行,努力在智能應急照明細分領域實現更多原創性突破。
(記者:燕爍爍)
編輯: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