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怡建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將“五統一、一破除”調整為“五統一、一開放”,新提出“統一政府行為尺度”“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落實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部署,需要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制度和管理,優化稅收環境。
7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并明確“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基本要求。將“五統一、一破除”(即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調整為“五統一、一開放”,新提出“統一政府行為尺度”“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進一步完善稅收政策、制度和管理,優化稅收環境,是適應并助力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應有之舉。
統一稅收行為尺度,助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不僅要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更要從規范政府行為這個根源上解決問題。通過統一政府在市場監管、政策制定和執行等方面的標準和尺度,為各類經營主體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從源頭上杜絕地方保護主義的滋生。
其中,征稅作為一種重要的政府行為,從稅收角度來看,應進一步理順稅收關系,提升稅收治理能力。
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加大力度推進稅收領域立法,加快推進消費稅等主體稅種立法,盡快完成稅收征管法修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涉稅條款。完善自然人涉稅管理制度、明確涉稅信息獲取渠道、明晰協稅護稅法律責任等,不斷優化稅收法治體系,以更好發揮稅收法治在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的作用。
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增強制度權威性與剛性約束,嚴格限制稅收優惠政策制定權限,除依據專門稅收法律法規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稅政管理權限外,各地區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同時,稅收優惠政策應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統籌區域資源配置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差異化政策,重點支持欠發達地區培育特色產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發展。
統一稅收信息報送規則。進一步推動涉稅信息共享,統一涉稅信息報送的主體、范圍、標準、口徑、頻率等,確保無論企業總部設在哪里,業務覆蓋多少省份,都能按照統一規則向稅務部門報送信息,以便監管部門及時發現企業虛開發票、虛增銷售獲取地方獎補和地方違規實施獎補等行為。
強化稅務監管、規范執法。通過數據標準化、監管協同化、規則統一化,促進實現全國稅務監管執法統一,消除區域間因執行標準不一、監管能力不同造成的執法差異,努力解決平臺經濟“跨區域經營”與“屬地監管”的矛盾,推動稅法在全國范圍內得到統一、公正、嚴格的執行,促進區域間經濟要素加速自由流動,營造公平稅收環境。
加強區域稅收協同征管。強化不同區域間稅收合作與協調,以及稅收協同征管,優化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稅費管理體系,打造多元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放融合的協作機制,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形成的稅收征管壁壘,避免稅收惡性競爭。
深化稅收改革,助力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縱深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另一重點是“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要求不僅要打破國內不同地區間的市場壁壘,還要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加強與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發展合作,推動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深度融合,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促進資源要素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相應地,這對深化稅收改革,助力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完善稅收政策體系。一方面,精準實施稅收支持政策,如對外資企業進一步落實境內再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對內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通過完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制度政策等,進一步激發其市場活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適應全球貿易綠色化趨勢,加快綠色稅制建設,完善環境保護稅、資源稅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同時為對內對外開放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加強國際稅收合作。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中稅收相關內容,積極把握國際稅收新規則制定的主動權,進一步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稅收治理中的發言權。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加強稅收領域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建立與“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理事會成員相互包容、相互銜接的稅務合規機制。進一步夯實反避稅工作基礎,緊盯國內外新型避稅模式和手段,完善反避稅防控體系,維護國家稅收權益。
適應新興業態發展。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促進我國稅收制度改革,使稅收制度與軟件出口、云服務、數字交易等新業態更相適應。針對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調整和優化稅收征管,完善“離境即退稅”“無票免稅”等管理服務模式,助力中小外貿企業借助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
推進征管數字化轉型。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快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征管“強基工程”,以全面優化納稅申報管理為切入口,積極構建稅費征管新模式。有效加強重點領域監管,推動稅務數據與政務、金融、海關等數據跨部門共享,建立統一稅務大數據平臺,實現對跨境交易、跨區域經營等的智能監控和風險預警,推動稅費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
優化稅收服務舉措。持續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領先的跨境投資稅收服務體系,推動“稅路通”品牌建設,實現跨境投資“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務通”。推出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海外稅收案例庫等知識產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支持。加強與相關部門服務合同備案信息共享,探索服務貿易退稅申報便利化舉措。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教授)